你有沒有試過對著狗狗大喊「坐下!」結果牠只是歪頭看你,甚至掉頭走開?

又或者,你出門五分鐘牠就在家裡鬼吼鬼叫,鞋子也慘遭毒手?

很多飼主都以為狗狗不聽話是因為個性「太皮」、「太固執」,但其實,牠們只是還沒學會該怎麼跟你相處、

怎麼在這個人類世界生活。

 

很多行為問題的根源,其實都可以從基本指令的訓練開始改善。

「坐下」、「等等」、「過來」這些簡單的口令,不只是讓狗狗看起來乖巧有教養,

更是你們之間的語言基礎。就像小朋友要先學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等一下」,

狗狗也需要清楚明確的指令,才能知道你的意思。

 

例如,當你教狗狗「坐下」,其實是在教牠控制衝動、等待指令。

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,會讓牠在打招呼、吃飯、出門時都變得更有秩序。

「等等」則能幫助牠學會克制,例如過馬路前停下腳步,或者在你開門時不要急著衝出去。

至於「過來」,更是日常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招,能幫助你在外出時隨時召回牠。

 

訓練的方式並不難,只需要一點時間、一點零食,以及一點耐心。

每天花個五分鐘,讓牠把動作和口令建立連結,成功後立刻給予獎勵,狗狗很快就能學會。

而一旦牠開始懂得「聽你說話」,你就會發現,很多問題其實也在悄悄改善中。

 

例如亂咬東西的狗狗,往往只是因為精力過剩或感到無聊。

如果牠懂得等待、服從簡單指令,也比較能冷靜下來,不再什麼都想咬。

你也可以透過訓練時間來引導牠的注意力,替代破壞行為。

 

「安靜」或「坐下」這樣的訓練,讓牠學會用更穩定的方式跟你互動。

當牠知道叫不停並不會有好事發生,反而安靜才會有獎勵,自然會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。

 

至於分離焦慮,這是讓很多飼主最頭痛的問題。

每次出門牠就哭天搶地、破壞傢俱,讓人覺得無力又心疼。

但其實,這是狗狗對「你的離開」感到不安的一種表現。這時候,

比起責罵,更需要的是穩定與引導。

你可以在出門前安排一些固定儀式,像是給牠一顆藏有零食的玩具,

或是練習短暫離開、再回來的循環,讓牠知道你離開不是世界末日。

 

所有的行為問題都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,也不會一夜之間改善。

但從最基本的指令開始訓練,是最實在、也最有效的第一步。

你會發現,只要給狗狗一點時間與指引,牠們比你想像中更願意配合、更渴望理解你。

 

因為在牠們眼裡,你就是全世界。而牠們,只想做你心目中那個「乖孩子」。

 

(文章封面圖片由 AI 生成再進行後製)